07/25 Tue

【防震與永續工程跨域交流會】

三月底,由 國科會工程科技推展中心舉辦的 #防震與永續工程跨域交流會,邀請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課長陳達毅、國震中心主任周中哲、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、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等多位專家,發表有關地震預警系統、建築物耐震研究、智慧防震與降低災損等專題演講及成果展示,協會也受邀參與交流。席間,專家與攤位廠商進行技術發表和媒合等多元活動,期待能將技術面的成果落實到實務面的應用,促進學界與產業鍊結。

 

陳達毅課長回顧地震預警系統的發展與應用,臺灣平均每年有1,211個有感地震活動,臺灣自1995年以來不斷加密觀測網及精進預警系統的解算能力,逐步減少盲區的障礙,期待交通、民生設施能利用預警的時間提早啟動緊急應變,減少震災造成的人員損傷。 

 

周中哲主任則分享2022年台東池上地震後勘災現地橋樑、建築物變形剪力的特性,顯示出東部的老舊建築和橋樑結構補強有待加速進行,並展示了「拆解式夾型鋼骨挫屈束制消能支撐裝置(Sandwiched Buckling-Restrained Brace, 簡稱SBRB)」技術近年來的工程界應用實例,純鋼的設計可以減化施工流程、節省成本,達成抗震補強的能效。

 

戴雲發理事長指出,為降低大地震無預警的災害風險, 透過創新專利的「耐震系統工法」將一體式的彎折加工應用到柱、牆與梁鋼筋,能強化建築物的耐震韌性並提升工程品質,也能達到快速施工、節能減碳,並因應未來缺工的產業困境。
馬國鳳特聘研究員則分享近年研究成果,在國際合作中利用準確、可信、即時的低價位感測器記錄現地樓層震度,以進行建物地震危害度的資料整合和分析,由於台灣地震中心發表的「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發震機率圖」,指出國內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 6.5級強震機率是99%,因此如何利用低價位的感測器、結合高密度的強地動資料,以強化社會整體的災害韌性,有賴產官學研各界持續努力。

 

位在地震帶的台灣,在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之下,希望能透過更多元的工具和手段,不僅提升地震危害度的認知,降低災害風險,構築出更有韌性的社會,也期待能從跨領域交流當中激發更多創新突破!

 


 

 

最新活動快訊文章